題目很大,但我其實一直很想找時間好好說這件事,所以也許可以從這個網站開始說起。
  一開始看到這個網站的時候我覺得這真是好東西,所以看了一下課堂,一堂課大概都在500元上下,對我還說還可以負荷,真好!但正如網站內容寫的,我要如何讓我的學生也能擁有上這樣一堂課的可能?
  首先是我自掏腰包每學期每個學生有機會從裡面投資一堂自己想上的課,或者可以全班26人一起討論出一個想要上的課程然後徵求老師,這個網站是個很好的媒介。
  問題來了,上述的作法是我自掏腰包,如果不是我自掏腰包呢?如果是我是教育部,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上一堂課的可能呢?那就開始牽扯到國家在教育部分的運用。

  如果這樣的課程要長久卻並非必修課程,那我們通常聘請一個老師的代課費一堂課是360元/堂,所以我們可能必須請他大量上課,看能不能壓低價格,問題來了,不是要讓學生有自己選擇的可能嗎?那要是沒有這麼多學生想上呢?

  在這邊有兩種作法:
 1提高教育經費(哈哈哈哈哈)
 2選定幾堂課程,讓學生在有限中選擇(哈哈哈哈哈)

  如果A想上的課跟B想上的課分別是不同的技能或不同的程度,那麼我們是否該給一樣的經費?還是可以拿B的來補貼A,讓A上一堂500的課?

  再換一種狀況,如果我們覺得某堂課很棒,想要讓所有的學生都擁有這個能力(正如程式設計),問題就會更多:

 1師資數量、師資程度是否穩定
 2憑什麼這堂是必修、那堂不是必修?(正如我超討厭美術課但有同學在美術課中受益良多)

  單論課程的部分大概討論到這裡就會進入一個癥結點,要談選擇,問題是成本太高,目前國民教育最大的限制就是他要成就每個人的某部分程度、在課程上卻其實不能成就每個人的願望,除非我們拆解現有的學校組織架構,讓所有教師都流動、招聘不同能力的教師、並且不能長聘(能力有可能會退步、學生有可能會不想學),完全「自由選擇」的課程也意味著競爭,到時可能也會出現「價高者得」的狀況,而這正好之所以要有國民教育的原因,否則就還是像沒有國民教育以前的狀況--有錢的孩子有更好的老師、沒錢的孩子大部分最好的選擇是進入勞動市場,教育?看有沒有有良心的老師吧。


  總之這篇是想要說現在非常多體制外(?)的教育改革想法,但怎麼樣才能進到學校裡面為學校所用,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方向(我到底思考這個幹嘛?)這件想法從到底為何教育部要補助均一而不補助其他更好更精緻的影片開始,到現在算是有個答案,當然我覺得人民身為教育的主體(教育基本法第二條),應該也要對教育的走向有自己的想像,比如要徵稅?比如要多放比重在教育經費?比如哪些科目該是必修?哪些能力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偶爾也可以一起想想XD

 

  要罵教育很好,教育部本來就欠罵,可是如果要讓教育更好應該要了解它一下,否則就會完全罵錯方向或走錯方向啊。

 

https://www.facebook.com/hahow.in/?fref=t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吉台 的頭像
    吉台

    【吉台murmur】

    吉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